跳到主要內容

新聞與活動

原住民族教育重要惟缺族語老師 市議員王仙蓮重視原資中心功能

發佈日期:2020-05-09

【亞太新聞網/記者范文濱/桃園報導】









原住民教學師資年齡老化嚴重,市議員王仙蓮質詢教育局,應該注意培養年輕的一代,加入原住民族語言教育傳承,她認為可以再推動各級學校的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功能、教學輔助教材等,以方便原住民族教學推廣。

王仙蓮市議員說,原住民教育法實施20年,包含原住民族教育、一般教育、民族學校、重點學校、教育班、教育師資、部落社區教育法都有明文規定,「教育部很支持從小學、初中、高中到大學設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,因為現況是多元的教學方式,老師教書多半都是自己編課本,自己製作卡片,教育局發的教材都過時了,老師自行發揮的結果就是品質沒有辦法掌握,不像閩南、客家有課本輔導教材,原住民沒有資源,所以『原住民教育資源中心』的設置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
王仙蓮議員說,桃園市的原住民學校學生有13000多名,只有99位老師,他們最高齡已經有79歲,專職加資源老師平均年齡58歲,專職老師平均年齡都51歲了,老師數量太少,要認真培育新生代接棒,可以用職訓的方式培養。族語老師養護是一項費心的工作,讓年輕人願意做族語老師,希望明年能規劃做這樣的培訓課程;另外認證過的社會人士也可以培養當原住民的語言老師,以強化這一方面的師資群。